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3月16日,经浙江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核,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63处)和与现有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计16处),现予公布。
秋瑾烈士纪念碑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中心,为秋瑾烈士就义处。碑高7米,呈正方形,1930年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其后照壁上镌“巾帼英雄”四个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详细]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46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为纪念墓坊,原坊北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墓园被毁。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和竺鸣涛、宣铁吾题联。 此坊为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而建…[详细]
之江大学旧址
  之江大学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民国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之江大学旧址,位于杭富路六和塔西侧,系美国长老总差会创办的教会学校,现有钟楼、主楼、图书馆、慎思堂、都克堂等建筑20余幢,整个建筑布局高低错落,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建筑格局解放后无多大变化,现为国内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教会大学之一。…[详细]
锦堂学校旧址
  锦堂学校旧址位于观海卫镇、吴锦堂故居旁边,为爱国华侨吴锦堂为振兴中华、启迪民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家乡独资创建。学校整体工程规模宏大,建口字形教学楼一幢,共计104间及杂平房19间,还辟有操场、花园、蓄水池、学堂河,历时3年,耗资23万余银元。浙江巡抚呈光绪皇帝的请赏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今留存下来的为主体建筑、欧式风格口字形二层教学楼。建筑每间进深6.6米,前有檐廊1.6米;中间正方形大天井栽花植树,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幽雅的学习环境;楼上木地板、铁护栏、梁柱间以拱形装饰;屋顶披小青瓦,墙体青砖错缝平砌,白灰嵌缝。吴锦堂先生的办学目的是富国强民。此校虽建于晚清时期的封建社会,但欧式风…[详细]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城东南约3公里的芳野村中,芳野原名坊下,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分校设此,村名改为“芳野”一直沿用至今。分校旧址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3千余平方米,建筑共二进,二进间有天井、两侧厢房,一进与两侧厢房及伙房均为二层,二进为三层。中西合璧式建筑。该屋系芳野村绅士曾水清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所建,故名“曾家大屋”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浙江大学被迫内迁,1939年秋,在龙泉开办了分校,该屋即为龙泉分校旧址。分校当年设有文、理、工、农、师五个学院。还设有附属小学一所。有著名的教授30余名,全校学生近1000余地人。浙大龙泉分校除了坚持教课外,还开展了各项学术活动,至19…[详细]
灵桥
  灵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三江口,跨奉化江下游,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木造浮桥经不起风雨侵袭,人过车驰,一遇台风临境、骤风暴雨,浮桥时有断链折索,舟排飘散,行人落水等险情发生。至清末民初,始有人创议改建,1922年甬人陈树棠又建议改建,几经周折终于于1931年旅沪甬绅乐振葆、张继先、张申之等重行发起,,8月1日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沪、甬设筹备处出资,由英籍和本国工程师共同进行设计,德商西门子洋行总承包建造,宁波人施工, 1934年5月1日开工,19…[详细]
泗龙桥
  泗龙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37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泗龙桥由三孔石拱桥和十六孔石梁桥组成,全长96.40米,宽2米,东西向横跨青甸湖。石拱桥靠近北岸,全长约26米,中孔净跨6.10米,拱矢高3.10米,边孔净跨5.40米,拱矢高2.54米,薄墩薄拱;石梁桥较低矮,与拱桥南端相连,南岸建有入口石亭。 泗龙桥设计合理,造型别致,既便于通航又沟通两岸交通,省工省料,是一种适合河道较宽,水流平缓的桥梁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钱塘江大桥
  导 游 : 建议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 看 点 : 本区游览,以“登六和古塔,观钱江大潮,赏宋城风光,游未来世界”为基点,辐射“溯钱江之源,观海宁大潮”为层面,适宜在秋高气爽,农历八月-潮来临之际游赏为最佳。介 绍 : 西湖,雷峰塔还有钱塘江大桥是许多中国普通百姓对杭州的最初印象。这座由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亲自设计的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始建为1937年,历经坎坷。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全长1453米,其中江上正桥1072米,北岸引桥288米,南岸引桥93米。 小贴士: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详细]
嘉兴天主教堂
  嘉兴天主教堂由意大利神父韩日禄兴建,历时十三年。该教堂为近代仿哥特式建筑,十字形平面,正立面设两座钟楼,立面装饰虽然以尖券为主,但已经经过简化适应现代材料及工艺。教堂为砖混结构,外面虽然是简单的水泥抹灰,但其模仿西式柱头、尖券极为精准,足见工艺的精良。 嘉兴天主教堂的建立是我国近代社会在文化、宗教各方面西化日深的例证。其所展现的现代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对于研究我国近代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法兰西嘉兴文生修道院
  文生修道院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航明社区光明街153号,也称遣使修道院,西紧临京杭大运河,是一所专门培养遣使会神职人员的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法国籍神父步师加在嘉兴北门外购得土地开始兴建,次年竣工。修道院建成后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习教义,培养传教人员。自1903年至1908年,文生修道院为天主教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又称总会院。1949年修道院停办。后长期为嘉航公司所有,1994年归还天主教会。文生修道院占地面积47.5亩,其中建筑面积5677平方米,为西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除西翼三层外,其余均为二层。兴建修道院时,院内栽满香樟,至今树龄均超百年。文生修道院作为天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