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水墓群
  热水墓群位于中国西部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热水沟的西岸,是一处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墓葬群遗址。热水墓群分布在热水、扎玛日、沙尔塘、斜歪四个村境内长约7公里的区域内,包括各类型墓葬165座,其中大部分已被盗掘。1982~198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墓区内的墓葬主要分为梯形和圆形两种。墓冢以夯土筑成或堆满砾石后盖以夯土,夯层间铺有沙柳枝条。夯土下方均筑有平面为等腰梯形的石墙,边缘砌有土坯或泥球,并在其外侧涂以红色石粉。墓室以石块砌筑,由墓道、中室、左右侧室和后室组成。墓葬均有封土堆,封土堆前还有规模巨大的祭祀坑,坑内出土有木车、木牍、丝织品、玻璃器皿、金银器等遗物,部分…[详细]
下八里墓群
  下八里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城郊,古城宣化西北4公里的河子乡下八里村东北,是一处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以辽代监察御史张世卿墓葬(建于1116年,辽天庆六年)为代表的张氏家族墓群(西区为韩姓墓地),该墓群最早发现于1972年,1973年起先后四次发掘了12座辽金时期的古墓葬,跨越时间长达100年。墓室建在地下4~5米处,均坐北朝南。墓葬形制有双室墓、单室墓,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大部分为砖雕仿木结构。张世卿墓为前、后方形,有墓室,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和后室五部分组成,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做工精美,是研究辽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墓群共出土文物800多…[详细]
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明祖陵,被称为“明代第一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裕皇帝,并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修建祖陵,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祖陵全部建成。祖陵原有殿庶、金门、玉桥、厨库、井亭、宰牲所、拜斋、宿直房、铺舍、碑亭、仪从等,栽植柏树万株,神道全长250多米,两…[详细]
潞王陵(潞简王墓)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凤凰山下,依山据岭,俯瞰卫水,整个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布局工整,庄重威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国务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陵因其艺术的稀缺性、真实性和完整性,2006年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将潞王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7年河南省人大通过并颁布了《潞简王墓保护管理条例》,使得潞王陵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中央电视台“走遍天下”、“天下旅游”等栏目先后对潞王陵做过专访。潞王陵的墓主人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垕的第四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同母弟。4岁册封为潞王…[详细]
海瑞墓
  海瑞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的海瑞墓,为一长方形陵园。四周为石砌围墙,园内草木四季长青,环境整洁、宁静、肃穆。海瑞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成的。据说,当海瑞灵柩运至现墓地时,抬灵柩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以为这是海瑞自选取风水宝地,于是将其就地下葬。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举乡试入都,恩赐进士,初任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内推行清丈、均徭,廉洁自恃,人言布袍可脱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其时世宗宠信方士,专意斋蘸,妄求长生不死之药,忽朝…[详细]
明蜀王陵
  明蜀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564年,发掘于1979年。?明蜀王陵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为中心,围绕其四周及邻近区域已形成最为集中的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墓、怀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十个陵墓,而其所在地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就因此而得名。明蜀王陵中现已发掘了僖王陵、昭王陵两墓。僖王陵于1979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仅恢复后的阶梯就达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镶嵌的圆形镂空描金彩釉双龙盘堪称明代艺术珍品,昭王陵中一对仿朱元璋之人头龙为全国之绝。而西陵较王建墓…[详细]
会稽山大禹陵
  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内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经过九龙坛,游客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镌“大禹陵”三字,系-同志于1995年5月15日视察大禹陵后所写。通向禹陵的是一条长350多米的步行神道,尽头是祭禹广场。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禹庙前有一个水池,唐时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跨过禹池必须经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进入禹庙西辕门南侧的棂星门,沿石板铺就顺山势逐级升高的百米甬道直达大禹陵碑亭。亭内有石碑,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详细]
炎帝陵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他还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炎帝陵旅游区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详细]
泸县龙脑桥
  龙脑桥位于泸县龙脑桥镇,架设在九曲溪上。明洪武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378-1398)建。龙脑桥以石雕精湛著称,石雕艺术又以龙头占主要位置而得名。桥为平梁式石桥,原高5米,长54米,宽1.9米,有14个桥墩,将桥分为13孔。石雕为巨大的龙、狮、象和麒麟等兽类分布在中间8个桥墩上,形象比例匀称,造型古朴凝重,体态生动自然,昂首于九曲溪上游,尾部均翘峙于溪水下方,桥面则为诸兽身躯。4条龙口中,各衔一个重数十斤的“石质宝珠”,每条龙的鼻孔都能吹出明亮的响声。其他诸兽有的口衔绶带,有的脚踏绣球,有的脚踩玉圭,无不灵活传神,各具特色。整个造型独具匠心,斧凿精致大方,线条简练流畅,把整个石桥构成了一个玲珑壮…[详细]
仙游寺法王塔
  仙游寺法王塔座落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的终南山山麓,是一座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的砖质佛塔。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为安葬佛舍利在仙游寺的西北侧修建了舍利塔,即现在的法王塔。法王塔是一座早期砖仿木楼阁式密檐塔,塔高30米,基础9米见方,共7级。塔身每层均以砖砌出叠涩塔檐,每层的正面还开有塔门。整个造型极为古朴、庄严。1998年,在塔身的搬迁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有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石函内藏有鎏金铜棺1具,棺内有一精美的琉璃瓶,瓶中存有舍利子10颗。仙游寺法王塔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砖塔,对研究隋代佛塔建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