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86处,另有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现予公布。
大南门历史街区建筑群
  大南门历史街区建筑群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年代为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桥书屋
  二桥书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年代为清。二桥书屋修建于清代中叶,是萧山现存唯一的清代书屋。二桥书屋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四字。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这间不可多得的清代私塾,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福桥
  长福桥位于运河街道南栅口社区南栅口22号东南侧。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7年,长福桥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体外扩约20米,西侧至本体外扩约23米处,避让现状建筑,总面积为3865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90米处现状路缘石线,避让现状建筑,总面积为18034平方米。…[详细]
场口曹氏宗祠
  场口曹氏宗祠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翙岗古建筑群
  翙岗古建筑群位于桐庐县凤川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引坑钟氏大屋
  引坑钟氏大屋位于桐庐县新合乡,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两浙公所
  两浙公所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年代为清。两浙公所位于富阳城内原后河之南、洽义桥之北(现后河及桥已毁),现为富阳镇市心路78号。两浙公所始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绍兴籍商人王辉祖集资创建,为浙东、浙西靛业、洒业、南货业因公聚议之场所,故称“两浙公所”。因正殿曾供奉关公神位,又名武圣宫,后遭兵炙。光绪二十年(1894)修复。“两浙公所”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厅、后厅、两侧厢楼组成。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星光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
  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星光村。1992年9月3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宗祠位居街中心,周围有保佑观,曲辕坊,瑞光楼,常乐寺等历史遗迹。宗祠黑墙青瓦,乌漆台门。大门朝西,门楼瓦脊呈元宝形而微翘,两头刻有吉祥图纹。黑边白墙嵌立体篆书“沈氏宗祠”。宗祠原有头门、中厅、大厅,通进深28.4米,宽12.90米。现头门、中厅已圯。其地面由石块、石板、错逢平铺成或改为绿地。仅存的大厅为三开间硬山造,通进深9.30米,中间为抬梁结构,共有立柱18根。中间前2根立柱柱脚为青石制莲花状,其他均为一般形状。大厅屋脊突兀,中间立砖雕一“福”字及图案。墙檐高翘,檐头镌有万年青,太阳花等纹饰。…[详细]
十三洞桥
  十三洞桥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湖山村董家自然村,桥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我区最长的多孔石梁桥。 该桥基本为东西走向,横跨于广德湖旧址湖沟的湖泊河上。全长53.31米,宽2.2米,桥墩高近6米,由十三个桥洞组成,故称十三洞桥。于2017年1月,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洞桥的桥面用长石铺砌而成,桥面中心微微拱起,桥身两端原有步阶石各三级,现被水泥路面覆。桥栏石两侧各一孔一石,中孔各刻“十三洞桥”四个大字,上落款已于文革期间被凿去。桥墩则用圆角条石叠成。桥梁材质全为鄞江小溪石。 建桥以来,经过无数次洪水的洗礼,广德湖旧址河流上的许多桥随着历史而不断消失,但十三洞桥依旧巍然屹立。它凝聚了劳动…[详细]
姚江运河渡口群
  姚江运河渡口群由半浦渡口、青林渡口、李碶渡口和都神殿组成,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半浦渡口半浦渡口,座落于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渡头街自然村南端,旧时为慈溪至鄞县姚江两岸水上交通要道,是姚江运河连接余姚至宁波的主要水上码头。渡口为姚江的北岸,现仅存长约37.2米的堤岸,西侧还保留一条宽约4米的采用巨型条石砌筑成的下水斜坡道,岸上还保留一完整的石灯柱。渡口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2.青林渡口青林渡口,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颜家村西南端,南临姚江,东近萧甬铁路桥,西为江北大桥,北靠永宁禅庵,现存古渡口面宽43米,占地约419平方米。渡口东侧现存一埠头,面朝西南,上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