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予公布。
四脚墩土墩墓群
  四脚墩土墩墓群位于丹徒镇西南部高低起伏的丘陵岗地上,六座土墩墓,呈半弧形分布在隆起的高岗上。在土墩墓群的东部30多米处有一保存完好的台型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十分丰富,是一处湖熟文化遗址,遗址和土墩墓隔着开阔的洼地遥相呼应。四脚墩土墩墓群原有6个土墩墓构成,大型的高约6米,直径约50米左右;中型的高约5米,直径30米左右。1986年和1991年经历了两次发掘,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先后发掘了其中5个,目前还有1个,位于四脚墩遗址西约200米,西距张许通往丹徒镇的水泥路约50米。目前留存的土墩墓平面呈圆形,馒头状,底径约28米,高4米。四脚墩土墩墓群是西周时代吴国文化葬制的典型墓葬。两次…[详细]
狮子山土墩墓群
  狮子山土墩墓群位于丹阳司徒镇甸头村,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80米,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山体与四周分界明显,一看就像是人工的杰作。狮子山土墩墓群是个高规格的古代墓葬,狮子山这儿还能看到狮子的两个眼睛和绣球,狮子山的西北面不远处就是两个土墩墓——秦角墩土墩墓,这是狮子山的眼睛;再往前还有窑坟墩土墩墓,这是绣球。现存的秦角墩土墩墓墩体上长满松树,高出地表约6米。秦角墩土墩墓原本有两个墩,几年前修路破坏了一个墩,现在仍然能看到道路在靠近秦角墩土墩墓的地方有个明显隆起的弧度。当时修路的时候,看到这个地方的土与其他地方的泥土颜色不一样,是黑色的,考虑到可能有墓葬,就没有再往下挖。因此,非常可…[详细]
油库墩土墩墓
  油库墩土墩墓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江粮山,时代为西周—春秋。油库墩土墩墓位于谏壁油库东南,中盛粮油公司院内西南,北距临江西路50米、长江350米。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距墩脚东南15米处立有保护碑,该处地理坐标:东经119o35′51”,北纬32o10′48.5”。土墩位于山体上,馒头状,平面圆形,直径60,高8米。墩体杂树、草丛生,植被茂密。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子禠墓
  赵子禠墓,即赵氏佳城,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街道北山行政村车碾口村北烟墩山东麓仙墓山,是大港的赵氏始祖赵子禠及其家族墓地。是镇江为数不多的宋代贵族墓葬,对研究宋王朝皇室南迁和宋代墓葬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赵子禠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根据《大港镇志》记载:“赵子禠,字志南。靖康末年(1126年)为避金人之乱,携带部分皇族和侍从随南宋皇室南渡金陵,后又迁居京口(今镇江)。建炎三年(1129年)迁居大港,成为大港赵姓始祖。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见月和尚墓
  见月(1601-1679年),即见月律师,宝华律宗第二代祖师,俗姓许,楚雄县人,14岁父母双亡。少好游,曾到金沙江,甸尾等地,因羡慕赤松子,遂出家当道士,后舍道入佛。32岁从宝洪山亮如法师剃度,法名读体。明崇祯九年(1636)年到镇江海潮庵,第二年从三昧受具足戒,继而随三昧传戒诸方,开始阅读律藏,为各方所推重。38岁入金陵宝华山,被提拔监院,并为大众讲戒,“析义释文,口若悬河,座下千人,罔不叹服”(《中国佛教史》)清顺治二年(1645)三昧将圆寂,以衣钵戒本授读体,继承法席,主持宝华山30余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南大饥,见月募化赈粥50多日,救活饥民数以万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详细]
水阳江水牮
  在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有着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阳江水牮(jiàn)。始建于明代的砖墙镇水阳江的护堤水牮数量多,规模大,保存好,被誉为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它们屹立在水中600多年,阻挡、分流洪水的侵袭,并于2011年升级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砖墙镇相国圩的水牮是在近年的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位于江苏高淳县与安徽宣城市接壤的水阳江东南大堤临水一侧,系为避免皖南山区洪水下泄直冲相国圩堤而构筑的护堤防洪水利设施。普查人员在上自水碧桥、下至大花滩约7公里的范围内发现9个用土石构筑的挡水之牮,它们均置河流的弯道处,各牮间距150米至200米不等,当地人故有“九…[详细]
玄津桥
  玄津桥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西安门西侧,是一座三拱石桥,始建于明初,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因明代皇城建造在南京城东,当时官员日常出入皇宫大多经由玄津桥对面的西安门,当年是使用频繁的交通要道。据史载,玄津桥桥栏原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子,如今仅余一只。尽管如此,在桥东南侧保留着的这一小截原始桥栏,还是珍贵异常。依照这一范本,2001年仿照明代风格用汉白玉修复了桥栏。粗壮的方形柱头,上面覆以莲瓣纹样。栏板处采用的则是传统的宝瓶装饰,意喻“出入平安”。玄津桥下沿河道有可供散步的约一米宽的小道,玄津桥的桥墩呈阶梯状,坚实牢固并且极具艺术美感,具有防幢击、减缓水流的作用。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详细]
天隆寺塔林
  南京天隆寺塔林是佛教南山律宗中兴初祖古心和尚和古林寺、天隆寺历代祖师的安葬地。古心是中国佛教律宗南山正宗隋、唐以来的继承者,明、清乃至近代律学研究的开拓者。古心圆寂后,其全身塔即建在天隆寺后玉环山上。明万历皇帝亲笔题赞:“瞻其貌,知其人,人三昧,绝六尘,昔婆离,今古心。”古心和尚对佛教律宗的重兴功不可没。天隆寺始建于明初,原名极乐庵。明宣德年间,寺僧弘升奏请赐额“天隆极乐寺”。据清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二十六日寺庙册籍记载,计开江宁所属12寺,天隆寺名列第三。该寺原有金刚殿、天王殿、佛殿、毗卢阁等建筑,有基址1200平方米,田地山塘13000多平方米。天隆寺塔林的塔多为四面或六面石刻,分塔…[详细]
高淳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三和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祠堂建筑原有三进,清时毁于兵火,现存的周氏宗祠仅一轩及后进,建筑高大,用料讲究,木雕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为清咸丰年间周氏族人筹建。砖墙周氏,为三国大将周瑜后裔。据《民国高淳县志》和《砖墙周氏宗谱》载,周瑜曾居住砖墙相国圩。周瑜死后,吴主孙权将周瑜长子周循招为驸马。周循在此筑城建府定居并取名周城(即砖墙)南宋时期,周氏二十八代周省三官至翰林大学士,其子周察被南宋理宗大贤公主招为驸马。淳祐年间,宋理宗赵昀降旨,为周察夫妇建造驸马府。周氏宗祠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当年被列为江苏省十大文物…[详细]
宛山石塔
  宛山石塔,又称报亲塔、宝清塔,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宛山,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二十六年(1574年),当地人顾大栋建。石塔塔心为实心,仿楼阁式,六面六层,底层每面宽2.5米,向上逐层收窄,通高12米。塔心用铁褐色石块砌筑,并用石灰糯米汁拌砂,浇浆灌缝。外部是以青石条块包砌成。因年代久远,塔除正南青石贴条基本完好,其他均开始剥落。1983年,由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当地政府开始募资40万元重修石塔,并于2001年4月3日修复竣工。2011年12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