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郊坛下窑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个、辘轳坑两个、釉料缸两个、堆料坑一个,素烧炉一座,以及素烧坯堆、排水沟、道路等遗迹。出土瓷片三万余片,窑具数千件。老虎洞窑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约2…[详细]
永丰库遗址
  元永丰库遗址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唐宋子城遗址内。前身为南宋“常平仓”。是元代宁波的衙署仓储区遗址。南宋庆元元年(1195),改明州为庆元府,并于子城内设“常平”仓”,“以藉米麦”。元时改为“永丰库”。“差设官攒,收纳各名项断设赃罚钞及诸色课程,每季解省。”(《元至正续志》)明洪武三年(1370)更名“宏济库”。“出纳库四座,以‘文行忠信’字为号,今废。”(《成化宁波郡志》)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永丰库遗址规模较大,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总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遗址以两处单体建筑基址为核心,并有与之相关的砖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沟…[详细]
人字洞遗址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人字洞,至今出土了300多件石骨制品,还原了欧亚大陆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的冰山一角。人字洞海拔高度100米,是一处发育在三叠纪岩层中经水溶蚀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类较为理想的生息场所。洞穴堆积厚度约30米,宽8至12米,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称人字洞,自上而下分为8层。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经过多年的挖掘,考古学家在人字洞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型灵长类的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发现了动物群中还有真马的存在,十分珍贵。此外,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10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上面的打击…[详细]
临涣城址
  临涣古城建于汉代,早在秦汉时临涣镇已成为集市,隋唐时期成为贸易中心,店铺和商贩分布在城内长达数里、纵横交错的8条街上,成为苏、豫、皖贸易交往的重要商埠。临涣现存有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景点。南临浍河,北、东、西3面是平原。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约1400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是安徽省目前已知占地规模最大的先秦古城址。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使用了“临涣古城遗址”名称,认为是汉-元代。郦道元《水经注》“淮水”记载:“汉(涣)水又东南迳费亭南-涣水又东迳铚县故城南,昔吴广之起兵也,使葛婴下之-涣…[详细]
北苑御焙遗址
  北苑御焙遗址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市区东北15公里东峰镇今凤山茶场内。自1985年以来发现了五十多个遗迹点。北苑御焙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王龙启元年(933年),持续上贡时间长达458年。历史上有“北苑贡茶名冠天下”之誉。北苑是宋元时期著名的宫廷茶园,中国古代茶都。《建瓯县志》载:闽龙启元年凤凰山茶园列为皇家御茶园,因该园地处闽都北部,故称“北苑”。由宋至元明,历代朝廷都在北苑设有漕司行衙,重臣丁渭、蔡襄等曾在此督造贡茶。所产北苑“龙团凤饼”、“密云龙”等贡品精妙绝伦,素有“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之美誉。北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茶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2006年北苑御焙遗址作为宋代的…[详细]
磁灶窑址
  磁灶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市磁灶镇。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主要有土尾庵窑、蜘蛛山窑和童子山一窑、二窑,为宋元时期重要的外销陶瓷窑口。土尾庵窑位于磁灶镇岭畔村北的土尾庵,长60米,宽50米,堆积层厚约3.5米。蜂蛛山窑在土尾庵窑之南,相距约100米,长50米,宽40米,堆积层厚4.6米。童子山一窑、二窑在土尾庵窑对面的梅溪北岸童子山,长260米,宽140米,堆积层厚1.3米。主要产品有碗、盏、匙、杯、盘、盒、军持、瓮、瓶、花插、碟及建材等。釉色有黄、绿、青、青黄、青绿、青灰、黑和酱色等。装饰技法…[详细]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门天后宫正对面。泉州天后宫前德济门外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据记载,11世纪时镇南门内外“异货禁物堆积如山”。13世纪(南宋)时太守游九功拓地增筑翼城,“沿江为蔽,以石成之”,城内外商业繁荣,有“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13世纪城门附近更加繁荣,时人称赞“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偰玉立拓南罗城,把原城墙围长20里扩为30里,改镇南门为德济门。14世纪(明洪武年间),德济门城墙加厚增高,建筑月城,其后屡有重修,至民国37年(1948年)毁损。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由德济门城门、城墙、门道…[详细]
南胜窑址
  南胜窑址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窑址主要集中在平和南胜、五寨两乡镇,因五寨原属南胜,故称“南胜窑”。南胜窑的产品以青花盘为代表,也生产碗、碟、瓶、杯、炉、罐等。纹饰多绘水草、鱼藻、飞禽、走兽、花卉之类,有的器物上还题写吉祥文字。60年代文物普查时,已在这一带发现古窑址。此后,福建省博物馆与平和县博物馆作过多次复查,发现窑址有:南胜镇的花仔楼、田坑、欧寮;五寨乡的洞口、虎仔山、后巷碗窑山、田中央、垅仔山、大垅、二垅、-坡、内窑、扫帚金等。采集的瓷器标本有:青花瓷、白瓷、青瓷、色釉瓷(酱釉、黄釉、蓝釉等)、彩绘瓷(五彩、素三彩等)。2006年南胜窑址作为明清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详细]
樊城堆遗址
  位于樟树市区西南约24公里刘公庙镇庙下村东侧,雌溪上游。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记载:“樊城樊将军旧宅”,因以得名。1975年,在距该遗址几公里的横塘村出土了著名的商代龙足虎耳青铜鼎后,樟树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扩大调查范围时发现了樊城堆遗址。后来,通过樟树市博物馆、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广东省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三次发掘,出土文物丰富,遗址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周时期。它的文化面貌,不但与樟树市境内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同一类型,与新余的拾年山、九江的神墩、永丰的尹家坪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属同一类型,并且与湖南东部的岱子坪、广东北部的石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许多相同之处。可见,它是一支…[详细]
牛城遗址
  牛城遗址的发掘对江南考古研究有重要的作用,有望破解曾经改写了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的“青铜王国”遗留的谜底。南京牛城遗址:现为大洋洲镇刘凌行政村所辖,属于平原边缘的丘陵地带,遗址上有牛城村、黄叶塘村、刘凌村。学界人士也许都不会忘记那个让世人瞩目的新干大洋洲遗址,但是却忽视了在新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遗址——新干牛城遗址。如果说两者关系,应该说近乎姊妹。大洋洲遗址和牛城遗址都是在新干大洋洲镇发现的,两个遗址的直线距离在3-4公里之内,据专家鉴定都是商周时期的遗址,这样的发现不是巧合,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同一个文化下的两个遗址。所以有媒体和专家称“新干牛城遗址的发掘有望破解‘青铜王国之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