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

平度城隍庙
  平度城隍庙位于平度市李园街道。年代为明、清。 2013年,平度城隍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道光《重修平度州志》记载,城隍庙始建于元代,明初原只有大殿两座,经明、清两代数次重修,增筑了山门、两厢、主持住房等建筑,成为一座占据州城南一隅的大型庙宇,直到民国初仍保留着昔日的盛貌,香火一直很盛。民国期间,当局废庙宇、毁神像,从此,城隍庙就仅存一座大殿了。目前的城隍庙大殿,仿宋代建筑格式,古朴浑厚,雄伟庄重,单调中显示出灵动之势,古朴中透露着精巧之形。大殿属单檐歇山式,垂脊长,戗脊短,花山大,屋顶重心下移,有泰山压顶浑然不动之姿,又给人以庄重之感。进入大殿,雕梁画栋,气势…[详细]
嘉义市城隍庙
  嘉义城隍庙坐落在台湾诸罗县(今嘉义县)嘉义市东区民族里吴凤北路,最早是由清朝时期的诸罗县知县周钟瑄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修建的。此庙正殿供奉的大城隍爷是台湾的本土雕刻,神貌细致庄严,终年香火鼎盛。同台湾其它地区的城隍庙一样,嘉义城隍庙在历史上也曾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其中日治时期的昭和十一年(1936年)五月,由嘉义市尹伊藤英三发动劝募,诸位士绅及众多善德捐款达九万多日圆,准备将旧有庙貌彻底新建,翌年动工,于昭和十五年十月竣工。重建后的嘉义城隍庙由三川殿、拜亭、正殿、后殿四大部份组成,主体坐东朝西,正殿、后殿夹拜亭呈“工”字形平面建筑格局。它最大的特色是在正殿部分安设许多看架斗栱,屋顶形式…[详细]
马公城隍庙
  马公城隍庙亦可称妈宫城隍庙,是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内的古迹庙宇,供奉城隍爷。它是继文澳城隍庙之后澎湖地区的第二个官设城隍庙,为中华民国内政部设定的三级古迹。马公城隍庙始建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完工。1885年因中法战争,法军占领澎湖,马公城隍庙被烧毁;1886年由通判程邦基在今马公市重庆里重建,其后在1889年,澎湖厅署迁移至马公,马公城隍庙的官祀地位得以巩固。初建时的马公城隍庙为三进带左右护龙之建筑。因澎湖地区位处海峡中央,多风害,马公城隍庙亦曾多次修建。今天我们所见的马公城隍庙的风貌基础奠定于1932年,为五开间、两进两廊的合院式建筑,三川殿上有通判程…[详细]
新竹都城隍庙
  “新竹城隍爷,北港妈祖婆”,在台湾民间信仰里,新竹城隍声威显赫,与北港妈祖的声望不分轩轾。事实上,新竹城隍爷是台澎地区“官阶”最高的城隍祀神,从清代就香火鼎盛;而其城隍庙也有250年以上历史,名列三级古迹。由于城隍爷灵验昭著,新竹又是人文荟萃、经济繁荣之地,新竹城隍爷之名于是益加威播。直到今天,新竹城隍庙仍然是新竹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来自各地的香客也终年络绎不绝。自庙埕进了三川殿门,市街的喧闹立即隔绝在外。黑面长鬓的城隍爷端坐正殿,梁上挂着“理阴赞阳”匾额,清楚说明他的职权。“金门保障”匾额则是光绪皇帝御笔特颁,奖励城隍爷屡次显灵抵御外匪有功。幽暗的庙堂,罗列着文武判官,以及各式面貌狰狞的部将…[详细]
鹿港城隍庙
  鹿港城隍庙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是一间民祀城隍庙,旧称鳌亭宫,是“不见天街”上唯一的合港大庙,于1985年11月25日公告为县定古迹。据说此庙所供奉的神像是康熙初年一位在鹿港开设“日兴行”的福建永宁高姓商人因货物失窃,而自故乡请城隍来捉拿窃贼。后来窃贼不久后便人赃俱获,而城隍也自此留在了鹿港。鹿港城隍庙在道光廿八年(1848年)时因大地震而严重受损,但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援而迅速重建完成。在此之后,城隍庙约每三、四十年重修一次。进入日治时期后,城隍庙在昭和九年(1934年)因市街改正而拆除了前面部分,并改建成石棉屋顶的圆山墙街屋立面。直到民国八十二年到八十六年间(1993年-1997年)的整建工程…[详细]
台北霞海城隍庙
  台北霞海城隍庙位于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老街上,是台湾地区的三级古迹。该庙庙地十分狭窄,面积约只有46坪大,却是大稻埕一带地区的重要民间信仰中心,与法主真君庙、慈圣宫妈祖庙合称“大稻埕三大庙”,也是大台北相当重要的庙宇之一。台北霞海城隍庙是由福建泉州同安人到达台湾后于1856年筹建的,1859年落成,因为主祀的霞海城隍神像,来自福建省泉州同安县霞城(下店乡)海边的临海门庙,因此庙名定为“霞海”。在祭祀神祇方面,该城隍庙除了供奉从同安县霞城过来的城隍神像外,也如其他城隍庙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谢将军(七爷八爷)、八将等等。另外,该小庙现容纳有600多尊各式神像,是该庙的颇为特殊的地方…[详细]
金鸭浮舟城隍庙
  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庙宇,位于210国道183公里处,县城北5公里,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四面环水,远远望去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它始建于乾隆50年,即1786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陕南唯一一座保存完好、设计独特的庙宇,在陕西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堪称一绝。潺潺南流的长安河至此分为东西两条水道,使城隍庙四周环水,妙趣横生。每当明月当空,左右两河,银波荡漾,相映生辉。故此,有“月镜双辉”的美名。数百年来,多少次洪水袭击,城隍庙仍完好无损,这就引出了“金鸭浮舟”的美好传说。相传城隍庙底有一对金鸭栖身地下,水涨浮起,水落卧下,一直护佑着这块河心孤舟安然无恙,还有名家在此做诗云:“金鸭浮舟马蹄声…[详细]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
  全台首邑县城隍庙为台湾清治时期所设的对应台湾县的官祀城隍庙,当时称为“台湾县城隍庙”,位于台南市中西区。虽然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但现在的庙宇建筑是二战后于1980年1月重建而成的,为台湾最主要的城隍庙之一。全台首邑县城隍庙由台湾县知县张宏捐俸兴建,最初位置是在东安坊的县署旁边,后来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县鲁鼎梅将庙移到了镇北坊赤崁楼右边,但隔年又移到了县署北边,之后屡次修建并扩大了庙宇规模。二次大战后,该庙在民国五十五年(1966年)4月重修落成且举行祈安建醮法会,两年后又增建地藏王殿。然而由于庙梁腐朽,该庙在民国六十七年(1978年)9月募款重修,最终于六十九年(1…[详细]
城隍庙工字殿
  城隍庙工字殿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城隍庙工字殿明洪武三年(1370)苏州市景德路包括“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碑,清嘉庆二年(1797)立位于景德路94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三横四直图》碑)。苏州城隍庙宋元时在子城西南隅,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古雍熙寺基(传为三国东吴周瑜宅址)新建苏州府城隍庙,即景德路今址。历经明弘治、嘉靖、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咸丰十年(1860年)仪门毁,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俯城隍庙之东西两翼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分别创建长洲县城隍庙、吴县城隍庙,左右对称,合成一大建筑群…[详细]
贵定城隍庙
  在贵定县城内,因“城隍”而建其庙。“城隍”乃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贵定县治从旧治移至今县城后,扩充城墙,城隍庙增建山门、耳房、厢房、大殿、二殿等。清嘉庆十年(1805)失火后重建。道光二十年(1840)增建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及七层0一座。后0毁于火,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山门等亦相继被毁。贵定城隍庙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硬山顶,青瓦屋面,坐东向西,平面布局为四合院。现存前厅、耳房、厢房及大殿等建筑。山门前设十级台阶,前厅进深3.3米,通道两边为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