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隍庙篇

嵊州城隍庙
  位于嵊州城内鹿胎山南麓,是一座江南一带很有名气的建筑。该庙初建于1345年,由于年代久远,建筑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白蚁的蛀蚀,历史上曾十一次修建。近几年又经大规模重修,现已修竣对外开放。南宋朱熹游嵊州时曾到鹿胎山登城隍庙,题“溪山第一”四字,故嵊州城隍庙又有“溪山第一楼”的称号。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选材讲究,雕刻精湛,装饰协调,整体和谐,称誉江南,堪称一绝。嵊州城隍庙位于城关镇百步阶9号,始建年代较早,宋《嘉泰会稽志》中已有文字记载。现存建筑系清嘉庆九年重修。该庙庙貌恢宏,在城隍庙同类建筑中数全省第一。建有八字屏风、月台、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城隍殿、后大殿,两侧配有耳房、侧屋、夹…[详细]
城固城隍庙
  城固城隍庙,位于城固县博望镇解放街中段。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固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后遭兵毁,重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清、民国时期都进行过多次维修。城固城隍庙原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解放后城隍庙的部分建筑分别被城固师范学校、东方红村、解放街居委会占用。现存的文物有:大殿、重修城隍庙碑、砚台等。大殿:土木梁架结构,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属九脊歇山式,屋面饰琉璃筒瓦,加勾头滴水,鸱吻已毁。台基较高,前后有廊,8根明柱均外露。脊上塑飞禽走兽,威严壮观。其通长14.4米,宽12.4米,高9.2米。重修城隍庙记碑:质地为汉白玉,圆头方身…[详细]
黎里禊湖道院(城隍庙)
  黎里镇西北有一个著名的禊湖,形状好似一面巨大的青铜镜,因此又名金镜湖,湖中央漂浮着一丛绿洲,那就是明清两代黎里人的好去处禊湖道院。自明代以来,黎里民众总爱把禊湖道院叫作城隍庙,其实道院的神与城隍神是有区别的,但在黎里人的心目中,二者却是合而为一的。就是嘉庆乙丑的《黎里志》,也将禊湖道院与城隍庙混为一体记载,说禊湖道院,本名昭灵侯庙,祀奉的是唐太宗李世民14子李明,擅长书法,曾任苏州刺史,惠及黎民,死后有旨立祠。唐末淮兵围苏,吴越王钱氏入庙求祷,祈求保佑,事后,下旨敕封李明为昭灵侯并建庙。宋元间,俗传昭灵侯为城隍神,始称城隍庙。元大德三年,一度改名衍庆昭灵观。明朝洪武年间,正式定封昭灵侯为城隍庙…[详细]
平和城隍庙
  时代:清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九峰镇东门内,城隍是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祭祀的庙神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系明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创建,清康熙、嘉庆年间两次重修。城隍庙坐北朝南,面积1400平方米,为四进建筑群,平面呈“中字形”,依地势北高南低而建,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人门(牌楼)、仪门(戏台)、拜亭、东狱大殿和后殿,两侧有回廊。牌楼为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城隍庙的规模与艺术性在当时堪称一流,其建筑…[详细]
徐沟城隍庙与文庙
  徐沟城隍庙与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城隍庙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明初被水淹没,景泰年间(1450-1456)重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除戏台外,建筑又被火焚后再建。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戏台(下为山门)、大殿和寝宫,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等。戏台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又称栖云楼,坐南朝北,建筑面积71平方米。下为山门三间,中辟通道,上部平面呈方形,面宽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前台勾连搭卷棚顶一间。文庙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占地面积约4600…[详细]
昭化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在人们心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为自然神,专门管理阴间的亡魂,古代城隍为城市的保护神,因此凡有城池的地方,就必建有城隍庙。 昭化古城的城隍庙始建于唐代,历史上因战乱或年久失修,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最后一次毁于文革。现在这座城隍庙为原样复建。复建的城隍庙有两堂两庑,四…[详细]
开封府城隍庙
  开封府城隍庙府城隍庙位于城隍庙后街,今黄河职业技术学院即其旧址。元河南路都总管刘福建,王恽撰有《汴梁路城隍庙记》。明洪武二年(1369年),诰封其神为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明代府城隍庙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为照壁,左右鹿角、牌坊、大门3间,门后为甬道,甬道后为二门3间,二门东西各开角门,角门外为东西夹道,二门后为甬道,甬道后歇山式大殿5间,殿后为后殿,形制如大殿。东西两殿内祀奉七府及汝州城隍像,大殿内祀奉府城隍。宣德六年(1431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重修。明末毁于黄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刘昌重建,康熙六年(1667年)巡抚张自修重修。清代的府城隍庙,坐…[详细]
兰州府城隍庙
  兰州城隍庙在市张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住宿:这里目前是兰州主要的古品集中地,多是些小的古玩玉器、钱币、小人书等。是个怀旧的好地方呢。门前有兰州著名的杜维成灰豆子,还有烤羊肉、酿皮、甜醅子,而且它是处于兰州的商业中心,张掖路上有许多有特色的商店.所以四季皆宜.交通:城隍…[详细]
宁陕城隍庙
  城隍庙宁陕县城隍庙建在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外形酷似一艘船,四周环水独居中央。四周古树参天,翠竹掩映。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其规格形制与衙属建筑相近,方位背北面南,整体建筑纵深172.45米,宽33.5米。在后园中又修建了八卦图和东、西两间厢房,分别是书画展厅和文物陈列室。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城隍庙殿内塑像、壁画、辅助设施及饰物以及部分殿堂建筑物俱遭毁损。部分建筑物主体因改建为人民公社(后来改为乡政府)驻地,得以侥幸保存下来。1980年后,逐渐得到重视和保护。先是宁陕县政府将城隍庙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成立了保护机构“宁陕县文物管理所”。1990年以后,开始…[详细]
西安城隍庙
  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西安城隍庙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6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复修,是陕西省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城隍庙分为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城隍庙山门口有座五间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山门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直达二门,其间有文昌阁一座。进入二门有一座精巧绮丽的戏楼,戏楼与大殿南北相对,中间场地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木质牌楼,楼檐有精美彩绘及阴阳太极八卦图案。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正中供奉西安都城隍,两侧配祀判官、牛头马面和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