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平阳县旅游

南雁荡山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文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

景区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迂折蟠回,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和石城5个景区,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陈志岁《载敬堂集·〈南雁荡山古今诗抄〉编后记》:“南雁荡山景区擅峰、岩、洞、瀑、溪、堑之胜,附以地毛,副之匠筑,噍类活动其间,自然状貌独具,人文形迹殊呈。初本濒海,南湖、水头、鹤溪为其宏隈,日渐年往(原字左旁有0水),水缩陆胀,云峦渐深。此其大较。其地居民具浙闽风情,汉畲混处。”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9C。

历史沿革

南雁开发始于唐代中期,盛于五代、两宋。唐宗室李皋任温州长史时,曾作《游南雁荡山》诗。《方胜览》载:五代时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遂“杖锡寻访,结茅其间”。吴越王钱氏“因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北宋时建会文阁,后称会文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一时人文荟萃。《载敬堂集》载文:“南雁荡山‘经典景区’东西硐入山路口有‘水门’——碧溪渡,绿水沄沄,苍山四合,历史上留下很多美丽动人的有关自然人文的故事。”诗人陈志岁《偕周云帆-丹等返渡碧溪》云:“出山古道踏新晴,津岸共听回雁声。稳坐竹排梭样过,晚霞烧烧半溪明。”(原注:周云帆时为平阳县文明办副主任,-丹时为南雁镇副镇长。烧烧〔音绍绍〕,霞彩弥铺泛亮貌。)据史料记载,南雁荡山人文景观仅就古建筑而言,就有13古刹、18庵、12院、3亭8堂、2洞2楼、1庙1坛。儒、释、逍三教遗址四布,历代摩崖石刻碑记林立。而闻名的顺溪古居,畲乡的独特民俗,则更富地方特色。 南雁荡山

人云“北雁好峰,南雁好洞”,所谓好洞,仅以东西洞景区而言。其实从全景区总体分析,南雁溪流纵横,滩潭四布是构成山明水秀的根本原因。故就自然景观而言,溪滩、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可称为“南雁六胜”,就人文景观而言,这里的儒教、佛教、道教汇集在东西洞一个景区里,可你“三教荟萃”。因此,“三教九溪”是南雁荡山风景名胜特色的主要概括。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景区题咏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民国及共和国(当代)时有所作。”(陈志岁《〈南雁荡山古今诗抄〉编后记》)南雁荡山文献收集,有《南雁荡山诗选》、《南雁荡山览胜》、《南雁荡山顺溪诗词选》等,由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首见于《南雁荡山古今诗抄》(诗联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


>>铜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