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南岸区旅游

龙门浩老街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龙门浩老街

龙门浩老街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域——南滨路中段,占地三百余亩,共计十八万平方米,历史悠久、上述千年、遗迹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由两百多幢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其中包含了18栋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异彩纷呈,老街更是古巴渝十二景之——“龙门浩月”所在地,无数文人墨客争相题咏。

浩本来是指水广大的意思。但重庆人所说的浩,却是指江边被碛石隔开的水域。如果说沱是江湾往往宽阔,那么浩就是一条长长的往往又不宽的水域。龙门浩在南岸长江里,一条数公里长的碛石从瓦厂湾延伸到野猫溪,中间不知何故又被拦腰截断,形成一个浩口。浩里水势平缓,波浪不惊,除特枯水位外,水也较深,适合停船。当涂山上升起明月,倒映在浩中,于是便形成“龙门浩月”的美景,成为古代巴渝八大美景之一。龙门浩正对重庆古城的太安门,太安门本是闭门,上个世纪20年代为打通到南岸的交通,才被拆除。由于太安门正对着龙门浩,人们便叫其为望龙门。于是,正南其北的太安门之名,反而被掩埋到历史的尘埃中去了。

龙门浩得名于那数公里长的碛石。枯水季节,那碛石俯卧在长江的碧波中,犹如长龙戏水。当年,那石上刻有“龙门”二字,乃宋绍兴年间的古迹。江边有龙门浩,岸上也就有了龙门浩的街名。由于龙门浩有上浩、下浩之分,那街道也就有了上浩街、下浩街之别。旧时因太安门为闭门,出重庆城去南岸,只能走东水门,与东水门相对的是下浩。早在清朝初年,下浩就已经形成街道,从江边蜿蜒到涂山脚下。清水溪从南山奔腾而下,把下浩街分成左右两条半边街,然后注入长江。那时,清水溪的水质特好,有人便在下浩开设粉房,用清水溪的水做粉丝,竟红极一时。后来,闭门打开,到南岸走望龙门方便得多,上浩也才开始红火进来。抗战开始后,重庆人口猛增,上浩得到扩建,于是有了上、下新街的称呼。这两条街后来合在一起,叫做上新街。上新街很快就发展起来,加上当时的南岸区政府也驻在此,上新街就成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取代了过去相当繁荣的海棠溪和弹子石。

龙门浩老街,是最具山城特色的老街旧巷,上下近50米的落差,感受属于重庆的“爬坡上坎”,青砖黛瓦、层层叠叠、青石甬道、烟雨骑楼、中西融合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厚重的文化记忆,赋予了每一栋建筑物不同的格调和品味。青山、绿水、古树、宅院,老街旧巷,漫步龙门浩,穿越在历史的时空中,聆听觉林寺的晨钟暮鼓,眺望长江落日的彩霞纷飞。烟波逐浪千秋事,半江烟雨半江城。

2022年4月,被列入重庆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拟命名名单。

延伸阅读:

·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江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