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楼篇

常德水星楼
  常德水星楼,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是常德古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清朝以前,在原武陵府衙门头有座谯楼,其作用是“以此承流宣化之地,用以达声教,其寓意甚深远矣”。后移建到一街之隔的南城城墙上。后遭兵燹之祸,楼毁无存,楼内“钟鼓更器同随散亡”。清康熙年间(1668~1672)胡向华任武陵知府后,认为常德“乃首善之地”,没有谯楼是“常郡之缺陷”。他便发起“因地就便,竭尽绵力”,在旧基上复建水星楼。不料想,却遭到当时一些“谗儒嚚棍”物议反对,并暗中“设谋扰之”。但胡向华“持志已坚,未尝因其言而中辍”。他“采铁购炭,鸠工募匠”组织建楼,并铸造了一口古钟,置于楼内,故使水星楼“厥成”。胡向华亲自为此楼撰写了《…[详细]
茅坪八角楼
  八角楼位于茅坪村,距茨坪36公里,两地有公路相通,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八角楼是茅坪景区主要景点之一,毛泽东、陈毅等重要红军领导都曾在此居住。这里也曾是红军第四军的指挥中心,在此举行过很多关于革命前途和我军建设的重要会议。此处景点包括:八角楼毛泽东同志旧居、-同志旧居、中国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与陈毅同志旧居、0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袁文才生平陈列展览、茅坪红军烈士墓等景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0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底,-、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详细]
绳武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具有高超雕刻艺术风格的袖珍圆形土楼。绳武楼系芦溪叶氏第十八世太学生叶处侯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圆楼直径43.8米,24开间,占地面积150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高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每间都有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二层是各户私房;第三层是朝天院,设有通廊可环绕全层。绳武楼的文化博大而精深,楼中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样式各异,造型美观,品味不凡,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仅木雕就有646处,无一雷同,被专家称为“木雕博物馆”。绳武楼于清嘉庆年间由芦溪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始建,历经嘉庆至光绪五朝…[详细]
裕昌楼
  裕昌楼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整座楼东倒西歪,其倾斜设计屹立了几百年,即使在地震中也不倒,令现代建筑设计师百思不得其解,其建筑设计之谜至今没有彻底揭开。裕昌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详细]
侨福楼
  侨福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承启楼西侧。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0间(厅),设1个大门。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祖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楼前为-墙围合而成的院落,设外大门。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侨福楼被称为“博士楼”,出了11个博士,其中还有个女医学博士。楼主已经83岁高龄,每当有游客来都会起身迎接,跟大家打招呼,此楼内通廊式,祖堂中西合璧。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永定——高北村:从永定县汽车站坐“金丰线…[详细]
八咏楼
  八咏楼位于金华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面临婺江,原名玄畅楼。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系南朝齐隆昌元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登玄畅楼》、《玄畅八咏》诗、《八咏》诗等,所以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玄畅楼为八咏楼。八咏楼自创建以来的一千四百多年中,与历代文人名士结下了亲缘。唐代的崔颢、严维,宋代的吕祖谦、谢翱,元代的赵孟等诗人、书法家,都曾慕名前来登临题咏,留下了不少绘景抒情的诗文名篇。南宋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登八咏楼写下了《题八咏楼》诗。还有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率兵与清军激战中,壮烈地牺牲在八咏楼,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详细]
榕城进贤门城楼
  进贤门城楼位于古榕城东隅(今市区新兴路口)。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城楼建筑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花窗活牖,飞檐翘角,朱栏雕栋,雅致堂皇。明清时为击柝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朝晖,声闻全城,自有一股韵昧,即古八景之“谯楼晓角”。景点位置广东揭阳榕城区进贤门大道…[详细]
揭阳楼
  揭阳楼,是揭阳市的象征,位于广东省揭阳市区东入口,在揭东区和榕城区的交界处,雄踞于宽阔的206国道进入揭阳市区的门户位置,紧邻风光旖旎的榕江。取法汉代形式,高达38米,有望成为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城市地标;加上被确定作为新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展示功能用途,它的建成,将激励揭阳六百万英雄儿女,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揭阳楼综合工程的总体布局是广场以“水上莲花”为主题,主楼四周以小河环绕,寓意古护城河和“岭南水乡”之意。揭阳楼广场主轴为东西向,靠东处为盛鼎广场,西为揭阳城楼,总高38米,总层数为五层,其中城台两层,楼阁三层(含暗层一层)。广场主轴为东西向,靠东处为盛鼎广场,西为五层高城楼,…[详细]
龙尾关城楼
  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古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西洱河。土木砖石筑就的一座敌楼,楼下通关,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两层驻有重兵守关。楼檐口下悬“龙关锁钥”一块横匾。关下的西洱河上建有一座木桥,名“清风桥”。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逻凤建龙尾城后改建为石拱桥,称“黑龙桥”。龙尾城是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建城至今已1260余年,此城也与上关的“龙首城”同样是屯兵御敌重要关隘。因苍山自北向南势如游龙掉尾,故称“龙尾城”、又名“下关”。南城门命名为“龙尾关”,城堞西南延至“江风寺”的“天生关”,东北延至“锁水阁”,全长约四公里,筑有碉楼四座,历经千年沧桑,现仅存打渔村一座,其他三…[详细]
万仙楼
  万仙楼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中麓红门宫北,又名望仙楼。是跨道门楼式建筑,明万历年间(1620年)创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万仙楼门洞东侧有隐真洞,为旧时道人-处。殿内塑128位神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万仙楼下层是石砌拱形门洞,高3.4米,宽2.9米,石额南刻“万仙楼”,北刻“谢恩处”。整个下层东西宽17.4米,进深13.65米,高4.4米。门东砌为隐真洞,深1.76米,高1.95米,宽0.9米。万仙楼上层建在下层顶台偏北处,面阔3间13米,进深6.3米,通高11米,三柱七檩五架梁,重梁起架,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前为重檐双步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