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旅游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源自1983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所列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均为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港澳、中国台湾)境内汉族地区重要佛教寺庙,共142座。
净慈寺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洪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该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净慈寺,屡毁屡建,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大雄宝殿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更显庄严宏传。特别是一口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华经》,计六点八万字,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净慈寺依山而建,背靠翠峦,面对碧波,梵宇层…[详细]
七塔寺
  导游:宁波市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寺院,位于江东区百丈路。七塔寺,寺院殿堂结构典雅,古朴庄严,为典型的禅宗伽蓝七堂建制,主要建筑有:七佛塔、山门牌楼、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法堂暨藏经楼、玉佛阁、祖堂、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综合楼等。寺内除主要殿堂为古典建筑外,还保存有一批珍贵文物:寺院开山祖师心镜藏奂禅师舍利塔,宋代大铜钟两口,各重达七、八千斤,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印、光绪颁赐之《龙藏》一部,梵文贝叶经一束,清代石刻五百罗汉造像图,工艺精妙,形神兼备,佛门珍品,海内无双,“栖心一览”文物陈列室所藏各种珍贵文物等。导览天王殿天王殿为七开间建筑,观音斗层檐,上挂“天王殿”匾额,为余德明所…[详细]
宁波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鄞东,太白山麓,距宁波市区26公里处,以“东南佛国”闻名海内外。相传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祖师义兴周游至鄞县东谷,由于酷爱那里的山水,故开山修寺,虔诚诵读-,孜孜不倦,感动了玉皇大帝,随即命令太白金星化作童子下凡侍护,所以寺称天童山名太白。天童寺占地近6万平方米,傍山而筑,梯级布局,有外万工池、七塔,内万工池、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先觉堂、罗汉室、钟楼、御书楼等建筑物720间之多,殿宇金碧辉煌、结构玲珑剔透,画栋雕梁、建筑精美,规模之大为国内罕见。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法璇僧在太白山谷重建,名“太白精舍”,今人称之为古天童。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僧宗…[详细]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是我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其地在今宁波市东20公里,鄞县五乡镇宝幢。寺之座落方位,在鄮山分支育王山之西麓。面对玉几山,左界育王岭,右是赤莹山峡谷。三山拥处,吉林参天,修竹蔽日。西望古刹,寺在山奥之底,南而远眺,俱在峰峦之中,有世外桃源之感。加之四周翠岗蜿蜒,群陵起伏,称之为“六殊胜八吉样地”实非虚言。早在南宗嘉熙元年(l237年),宋理宋就把其列为“天下五山之第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被诏定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阿育王山,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详细]
新昌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大佛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详细]
普陀山普济寺
  普济寺又名“前寺”,位于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其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遇狂风险浪阻隔,且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只得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阴洞建此院供奉观音。梁贞明年间(915-920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光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之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实行海禁,朱元璋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庆年间(1522-1566年),普陀山寺…[详细]
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寺内的九龙藻井是南京明故宫遗物,造型奢华。景点介绍法雨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区中部,被称作“后寺”,其规模仅次于“前寺”普济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因为它在山脚下,有景区的旅游巴士直达,每天来此朝拜的香客非常多,是来到普陀山的游客不可错过的寺院之一。游览法雨寺,你可以从佛顶山上的慧济寺顺着香云路的台阶走下来,也可以坐车或走路从普济寺过来(约3公里)。进入山门的牌坊,来到放生池上的海会桥,抬头便能看见红墙上“天华法雨”四个大字,两边的放生池里成群的红鲤鱼也是法雨寺令人难忘的一景。过了放生池,沿着弯曲的步道上坡,前方便是法雨寺的主体建筑群。寺院依山而建,分列在六层台基上。天…[详细]
舟山慧济禅寺(慧济寺)
  慧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坐落于普陀山佛顶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该寺因山制宜,布局包括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与左右厢房相拥,颇有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为其他禅林所少见。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圆慧初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慧济寺慧济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原有石亭、供石佛。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为…[详细]
天台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北4公里处,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曾毁于武宗灭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复,名列“五山十刹”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诏重建,至清末、民国时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顷余,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国清寺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详细]
高明寺
  智者塔院东行三里的山腰处便是高明寺,地处佛陇山间,峰峦环抱,幽溪环绕,环境幽美静谧,为智者大师开创的天台山十二古刹之一。寺始建于唐,初名幽溪道场、幽溪禅院、净名寺,今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重建。寺内佛经、文物颇丰,“高明讲寺”、“大雄宝殿”匾额均系康有为手笔。全寺有10余座殿宇,200余间房间,殿宇巍峨,清幽雅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殿。寺东有钟楼一座,楼中置铜钟一口,重5000斤。撞钟时山鸣谷应,声闻十里之外,故前人以“塔头风、高明钟、万年柱、国清松”为天台山寺庙四绝。寺东幽溪亭,上刻“幽溪”两字,为智者大师手迹。亭对面有一巨石横空,四石相承,自成一洞,名“圆通洞”,掩映于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