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锡场林氏宗祠
  锡场林氏宗祠位于揭东县锡场镇锡东村。林氏宗祠(原世德学校)始建于明朝初期,为五开间三进二天井一拜亭格局,至今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具有潮汕地区特色的代表性祠堂建筑。林氏宗祠于2011年被评为揭东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汪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韶关乐昌长来镇五汪村,是为纪念紫金光禄大夫谭必而建造。谭氏宗词为长方形院落,祠内建筑面积177平方米。分门楼、前厅、殿堂三部分,门楼为庑殿顶牌坊式建筑形制,面阔3间11.4米,进深3间14米,始建年代失考,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重修。砖木结构,青砖砌二面坡硬山顶,覆黛瓦,博风板精美明净,阔3间2进,11.4米,进深21.5米,面积199平方米建筑。前半部分正面开三门,全木构牌坊式中门,四只精雕花草图案门簪,侧门均二枚雕花门簪。进深2.5米,二侧由三根石灰岩础木柱呈三角形撑架起“冖”形门面,卷草吻。三根平行龙头横梁向二侧伸出的横梁曾精雕翔龙舞凤图案(皆在“文革”时铲净,铲者灭顶)。…[详细]
南山石桥、水闸及天妃庙碑刻
  南山石桥、水闸及天妃庙碑刻位于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南山村委会南山村。南山石桥:从桥基起四面向外延伸20米。面积:2394平方米。麻潥港水闸:从水闸右边墙外基起,往东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虾塘);从水闸左边墙外基起,往西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虾);从水闸后边墙外基起,往南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从水闸前边墙外基起,往北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虾塘及南山溪)面积:2805平方米。天妃古庙:东(后)从庙正殿后墙外基起,往东延伸14米(包括空地);西(前)从山门前墙外墙基惠,往西延伸20米(包括戏场);南(左)从庙南边外墙基起,往南延伸1.4米(包括滴水巷);北…[详细]
仁威庙(仁威祖庙)
  仁威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该庙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重建时增设了后二进建筑和东序。仁威庙初建时称北帝庙。据说,因真武帝司水,故人们称他为北帝或水神。又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素有“神威”.所以后来改称仁威庙了。名称由来泮塘地处岭南水乡,素以种莲藕、菱角、茨菇、马蹄(荸荠)、茭笋等“泮塘五秀”而驰名…[详细]
蓬沙书院
  蓬沙书院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文祠路,称文祠,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69年),是当时兴学育民和教化养民的场所,该书院是汕头地区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书院。文祠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69年),是在清廷平定外砂王兴顺民变后,潮州总兵方曜到外砂“办清乡”时,倡导并委托外砂秀才陈大义任筹建董事长,历经18年才建成的,是当时兴学育民和教化养民的场所。蓬沙书院与方公讲院相连,构成潮汕传统民居的“双佩剑”格局。前三进即前厅、中厅、上厅,连同两侧从屋即花巷排屋,为蓬沙书院。后包为二房夹一厅格局,为方公讲院。两院占地8000平方米,深82米,宽33米,建积2706平方米,建设规模为澄海明…[详细]
腾辉塔
  腾辉塔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景名“腾辉倒影”,是原鸥汀八景之一。塔的平面为六角形,共七层,高20.3米,这座楼阁式古塔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其塔上加塔的建筑结构为全国罕见。1988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洞社稷坛
  三洞社稷坛位于龙城街道办三洞村,建于清代,砖、石结构,坛身青砖砌筑,石质华表柱,是龙门县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个古祭坛,此类祭坛在广东省范围内也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宋湘故居
  宋湘故居,位于梅县白渡镇创乐村象湖村民小组,共有三堂二厅二廊二十六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因其地堡后山象形山,山前是一片湖洋地,顾此地为“象湖”。宋湘故居经三百余年,历代均有修缮。“文革”破“四旧”时,门楼被拆毁。1984年冬,由其孙、海外侨胞宋佑祥先生热心捐资,修葺一新,厅堂两侧有16条朱红色圆柱分立两旁屏风-“京兆堂”三字,外大门楣上挂有“太史第”匾额,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郭翘然题“宋湘故居”匾额。宋湘故居具有纪念乡贤和研究地方文化教育以及客家民居建筑的价值,现为宋氏后人居住。故居保留有宋湘墓碑一块,宋湘彩色画像一幅。宋湘故居…[详细]
二善潮源楼
  二善潮源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二善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呈圆形,直径99米,占地总面积约8431平方米。二环围,内环围前平房,后三层楼房,共分36开间,中心处辟有内埕,水井1口,外环围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44开间,门前池塘1口。石墙基,墙体由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阴刻“潮源楼”。该楼庞大、壮观,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是清末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饶平泰华楼
  泰华楼位于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坐东向西,四方抹角形,占地总面积约2385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二楼外面还辟有走廊环绕通行,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楼门正对面为祖祠,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泰华楼”,款“嘉庆甲子年建”。下半部块石垒砌,上半部用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