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2月20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九十九处),现予公布。
关向应故居(纪念馆)
  关向应纪念馆位于关向应同志故居——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关家村。始建于1986年,由当时的金县人民政府兴建。1989年7月,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2002年在关向应诞辰100周年之际重建新馆,2006年进一步改扩建,2007年9月10日重新开馆。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关向应故居遗址(两间草房、农家小院)、纪念馆、广场、绿地等。纪念馆中陈列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实物,形象生动地记述了关向应同志光辉的一生。关向应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早期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关致祥,1902年9月10日出生在一个普通满族民农民家庭。1924年在大连…[详细]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沈阳市皇寺路福安巷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已正式更名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旧址于1985年对外开放,2003年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目前,旧址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有历任书记雕塑、宣誓广场等。该馆更名以后,拟将进行扩建,并且广泛征集文物,增加雕塑及展板数量。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一次又一次的工人运动、农-动、-、士-动,发展和壮大了党中共满洲省…[详细]
阜新“万人坑”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红色旅游景区。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始建于1968年,占地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5平方米,有死难矿工遗骨馆11座、大型图片展览馆和纪念碑各1座,是全国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形象的大型死难矿工群葬遗址。阜新“万人坑”形成于1936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阜新煤炭资源,残酷奴役、破孩煤矿工人,造成13万名矿工死亡,主要分葬在4处“万人坑”,被史学家称为“南有-,北有阜新‘万人坑’”。只有这座“万人坑”保存下来,约埋葬死难矿工4万,是日本侵略者侵略、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罪证。…[详细]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抚顺战犯监狱旧址陈列馆位于抚顺市高尔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旧监狱,当时称“抚顺典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收,改名为辽东省第四监狱。1948年11月抚顺解放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改称为“辽东第三监狱”。1950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将该监狱改建为抚顺战犯管理所。从同年7月,开始收押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我国的日本战犯,伪满战犯。1956年后,又陆续收押了一批国民党战犯。在抚顺战犯监狱关押的战犯中有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官武部六藏,次长古海忠之,日本陆军第117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第57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第39师团长…[详细]
抗联第一路军西征会议遗址
  西征会议遗址。该遗址位于草河掌镇胡堡村汤沟笔架山下。该遗址是为纪念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政委杨靖宇将军在这里主持的第一次西征会议而设立的。1985年5月4日,由县委党史办、县文化局等14个单位倡议,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碑高3米,碑帽1米,基座高3.5米。碑身用花岗岩制成。主碑背面碑文中记述了1936年春杨靖宇将军挥师南下,于4月30日在梨树甸子痛歼汉奸邵本良部,5月中下旬率军视察和尚帽子根据地,并在汤沟主持军事会议,部署一师西征事宜,6月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一师参谋长李敏焕等摔部西征,抵辽阳、海城、凤城、岫岩边界,后于7月4日回师摩天岭,全歼日寇今田部队,获摩天岭大…[详细]
大连苏军烈士陵园
  大连苏军烈士墓(陵园)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该陵园是1945个苏军进驻旅顺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占地4.8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该墓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军烈士陵园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该陵园是1945个苏军进驻旅顺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所谓的沙俄公墓,是当年沙俄人为了纪念在日俄侵略东北而发动的日俄战争中死去的俄国鬼子而修建的,该墓占地4.8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该墓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陵园门前广场矗立着一座高39.9米的苏军纪念塔,塔基正面上方手执冲锋枪、高达5米苏军战士铜像威武壮观…[详细]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旧址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旧址位于丹东市振兴区英华山上,现为抗美援朝纪念馆所在地。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政府悍然宣布对朝鲜实行武装侵略,并派第七舰队侵占我国领海台湾海峡。7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做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组成东北边防军,由邓华率领向鸭绿江边集结。1950年七八月间,东北军区在安东的英华山上修建了指挥所。该指挥所占地面积746.35平方米,总使用面积455.6平方米,内有12个房间,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封土层,封土以下为防爆层,厚度为1米。内部有照明、通风、取暖设施,装有地板和壁毯。距指挥所东北方250米处有一个瞭望…[详细]
望海寺摩崖造像
  望海寺摩崖造像位于普兰店市双塔镇和尚帽山南坡石崖上,造像共17尊,大小不一,最高者74厘米,除一尊头部被打掉和一尊头上有饰物外,其余15尊均为罗汉造像,形态各异。石崖中间处阴刻有“大定三年七月造六尊僧义选匠人李善记”。摩崖造像南原有望海寺,造像继以此得名。望海寺摩崖造像对于研究近代佛教传播和造像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198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棠山摩崖造像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山上的摩崖造像,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安寺遗址,是“中国藏传佛教黄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现有260余尊摩崖造像,据说这佛像身上的染料都是取海棠山上的一些植物配制而成的,使人们观后产生对悠久历史的追忆,对设计者和雕刻艺术匠人的丰富联想。海棠山摩崖造像,种类繁多,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上,处处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现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们最高为5米,最小仅0.3米。有的10尊佛像为1组,最多的一组群像有26尊称为“集仙石”。有些佛像龛上下左右刻有蒙、满、藏、梵和汉文字,有的还涂有彩绘,虽经历300多年的时间,却色彩不退。海棠山普安寺始建于…[详细]
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
  阜新千佛山,摩崖造像群,属于藏传佛教即黄教教派。清光绪26年建造,现存173座。造型各异,形态生动,经百年仍新鲜。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四大家子乡扎兰村西南五里。传清代晚期关内和尚朱温久率弟子来此雕造佛像,本欲雕千尊,但至宣统元年(1909)仅雕成一百九十八尊而终止,因名千佛山。现存雕像一百九十七尊,有武士、罗汉,分别乘马、龙、虎、象、麒麟等,造像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达20.2米,最低仅0.3米。雕工精细,是研究清代造像艺术的重要资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