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千家坪遗址
  千家坪遗址位于桂阳县银河乡三都村,湘江上游支流舂陵江左岸一级阶地上,海拔129米。经初步勘探,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近2万平方米。遗址南、北两端文化堆积较厚;中间地势低洼,文化层较薄。由于村民修建鱼塘,遗址已遭严重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11~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集中于遗址北端,主要围绕村民修鱼塘挖出的取土沟布方,共布5×5米探方23个,发现房址8处,灰坑43个,墓葬51座。从发掘的情况看,遗址文化堆积厚约0.6米至1.5米不等,其中以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存是千家坪遗址的主体。遗迹主要以坑…[详细]
松溪口遗址
  松溪口贝丘遗址位于沅江中游的辰溪县火马冲镇大桥村,西北距辰溪县城20公里。该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传说中的“辰州文化”遗迹,该遗迹早期距今7800年,晚期距今6600年,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龙、凤图腾、象形文字等,把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使流传上万年的“辰州文化”找到了实物证明,这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个里程碑式的新发现。2019年3月,松溪口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征溪口遗址
  征溪口遗址西距辰溪县城约12公里,在征溪与沅江交汇处的二级阶地上,地表高出沅江水平面约20米(图一)。该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总面积近万平方米。遗址总面积近万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88平方米。遗物以陶器为主,石器次之。陶器又以罐类为主,其次为釜、钵、簋、盘、碗等。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6800~5700年。2019年3月,征溪口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泸溪下湾遗址
  湾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北郊,沅水左岸一处低矮台地上,在武陵山脉深处。201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该遗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有人类繁衍生息。其中,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泸溪下湾遗址原名“下庵”,地处沅水中游,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印家桥社区,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高庙文化遗址。遗址位于浦市古镇北郊,座落在沅水左岸(西侧)一处低矮台地上,属于云贵高原东北部边缘低海拔的山间盆地,沅水经遗址东缘往北注入洞庭湖。2018年2月26日,泸溪下湾遗址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2019年3月,泸溪下湾遗址入选湖南…[详细]
江洲遗址
  水口山江洲遗址是目前为止衡阳市的所有考古中发现最早、具有重大的文物考古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古迹。它位居常宁市水口山镇的一个小州村,坐落于三江交汇处。此遗址中有全国罕见的距今约有12000年前的建筑群;拥有西周高等级的大型村落遗迹,发现的冶炼、铸造青铜器的作坊遗址,提前了湖南的冶炼史二千年,是迄今为止湖南的最雄伟壮观的一座西周古城遗址。2019年3月,江洲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兔子山遗址
  兔子山遗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铁铺岭社区,总面积约46.37亩,已进行考古发掘区域面积29.67亩。2013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考古所与益阳市文物处联合对该处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古井16口,出土了15000余枚简牍及大量瓦当、漆木器、铁器等生活、生产器具。2014年4月9日,兔子山遗址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城址未间断地保留下了楚、秦、汉、三国乃至唐宋时期的遗迹遗存,古城壕、衙署、古井、地貌、水系等基本格局清晰,是益阳古县衙所在地,延续时间约1500年。为研究各朝的政治、经济、司法制度,了解县乡政府的运作和普通吏员、百姓的生活情况提供了实证。此次出土的简牍数量…[详细]
晓塘古城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据相关记载和考证,境内城池较多,自东往西逐渐迁移:早在战国中晚期,在距现县城东北49公里的晓塘村修筑了楚国东南部的防御和对外扩张重要军事城池——晓塘古城;西汉初期,茶陵候刘沂在今火田镇修筑“茶王城”;五代时期,马殷自封称王,在今高陇镇古城村筑“马王成”;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邓宜在今思聪街道办事处大兴村筑“金州城”;南宋绍定年间,知县刘子迈在今云阳街道办事处前进村筑“茶陵古城…[详细]
古城郭城址
  古城郭城址位于柏坊镇东白村境内,距常宁市区20余公里,处在湘江南岸一椭圆形台地上,城址本身包括城墙、护城河、城门等结构及建造工艺,现如今其原护城河依稀可辨,土城墙环台地一周,长973米,城址南北最宽处156米,文化堆积层丰富,出土有简瓦、陶片等。城址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普查人员根据《同治常宁县志》记载认为其为三国吴废帝孙亮太平二年(257)所建,分析耒阳县地所置地为新平县县治,故定名为“新平故城”。1995年10月,常宁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更名为“新平城址”。2013年,常宁市人民政府将其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详细]
堰城城址
  位于大浦镇堰桥村遗存的堰城城址,其完整的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地下文化堆积等,在我省汉代城址仅此一处。堰城城址地处衡阳盆地东北边沿,位于大浦镇堰桥村中部,当地小地名“城里院”,其坐落处地理环境属山间平地,地域宽广,地势由南向北微微倾斜,缓缓延伸至湘江之濒。从小生活在附近的村民陈从伟告诉记者,原来城墙比现在要高,后来在六、七十年代,村民对城墙进行挖土施肥,高度降低了许多。目前,生活在堰城城墙里的还有三十多户居民。他们告诉记者,听老人讲述,城区原来有六十四条巷子,三十四个马厩。不过这些传说有待考证,但也许可反映当时堰城的规模。经考古专家考证,堰城城址整体平面略呈椭圆形,占地约十二万平方米。城墙最高有…[详细]
南平古聚落遗址
  南平古聚落遗址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年代为汉。2019年3月,南平古聚落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