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5月2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现将辽宁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65处)予以公布。
顺山屯遗址
  顺山屯遗址位于康平县城顺山屯西山,现名珍珠山。1973年发现,1977年试掘。距今三千年。契丹、辽金时代元代墓葬二牛所口乡马圈子村新城堡孙连玉住处,他在门前五米处取土,挖出元代墓葬。据孙连玉讲:他在门前取土垫圈,挖出马街、马蹬,都碎了,当时扔掉了,就剩下两个铜瓶送到文管所。铜瓶是元代典型器物,据些说明这时元代墓葬。明清时期窖藏1981年,在二牛所口乡小齐村下坎子发现窑藏铜钱。出土时损失一些,净剩1.42公斤。铜钱中中有一枚日本“宽永通宝”。现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珍珠山保护范围:以珍珠山山顶卧龙山庄整体建筑墙体东南角(东经123°19′01″,北纬42°44′13″)为基点,东150米…[详细]
吴家村遗址
  吴家村遗址位于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西台地上,地势平缓,四周被山丘环抱,西距小珠山遗址300-400米。遗址中间有一条小河,至南向北流入黄海。该遗址为史前贝丘遗址,继1978年的试掘后,2008年至2010年再次发掘。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为2万平方米。发掘主要在遗址中部进行,实际揭露面积为420平方米。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文化层由贝壳堆积而成,厚度为50-130厘米。文化层性质比较单纯、简单,其主体年代为小珠山三期文化。通过发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房址3座、灰坑39座、灶址11个、柱洞49个和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牙器、玉器等比较丰富的遗物。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方…[详细]
白店子石棚
  白店子石棚古遗址位于庄河市吴炉镇小房身村姑嫂石山上,石棚为花岗岩石质,由四壁丶盖石和底石构成。石棚内铺底下曾出土一件石纺轮和石化碎骨,石棚外曾出土黑陶片和残石器。今除东壁有可容一人出入豁口外,其他部分保存完好。经专家考证,白店子石棚为青铜器时代部落首领墓葬遗址,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白店子曾归石山子管辖过,因而又称为石山子石棚。该石棚原有两处,相传姑嫂修石升天的故事,故当地又将两石棚分别称为姑石和嫂石。嫂石在姑石东北20多米,现已不存。姑石,南北向。用加工磨制的花岗岩。四壁石套合成箱式,有侧脚。东壁石后上部残破。南壁石向里扭斜。西壁石内面与南北壁石相对应处凿有两道沟槽。盖石伸出壁石外0.50-0…[详细]
得利寺山城
  得利寺山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又名龙潭山城、得利赢城,是魏晋至唐代遗址。得利寺山城全长2240米,残墙高5米,宽3米,为石砌,设东、西门,现有城基遗存,龙华宫、钟楼遗址。龙潭山有南北两峰,南峰海拔318米,北峰海拔418米。两峰巍然挺立,紧相对峙,成为山城的自然屏障。北峰西侧还有一峰,虽略低,却威武壮观,如同山城后盾。其东有两大岩拔地而起,似一对剑齿直刺天外,故有“大牙”、“二牙”之称。山城依山傍势而建,全长2240米,残墙高5米,宽3米,均为石砌。城的东、南、西三面均有山峰环抱,坡陡壁峭,草木丛生。全城设东、西二门。东门设在山口,地势较低,坡度渐缓,似为当年人马出入处。西门地处险要,居…[详细]
双砣子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双砣子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后牧城驿村北海地区,是新石器时代至商朝的遗址,该遗址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被发现,1964年由中朝联合考古队进行发掘。。双砣子遗址不仅对大连地区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辽东半岛以及东北亚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东、北各150米,南、西各10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10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北沟遗址
  北沟遗址是个冬暖夏凉的向阳坡,黏土层较厚,而且居住地还被大洋河环绕,是个依山傍水便于渔猎的好地方,非常适合生存和居住。该遗址经北京大学考古系C-14实验室测定,距今4500年左右,从出土的文物和房址还可以推断出,四五千年前这里是个较大的氏族聚落,而且是一个比较富裕的聚落,人们狩猎、捕鱼,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奇怪的是,这里迄今为止尚未发掘到墓葬,也没有发现人的骨头等。保护范围:以北沟里西坡耕地西角(东经123°15′35.8″,北纬40°17′34.2″)为基点,东400米,南、西各900米,北1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0米以内为…[详细]
英城子山城
  英城子山城,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八里镇英城子村,是中国辽东地区比较重要的高句丽民族文化遗址。1999年10月22日-11月7日,辽宁省考古研究所、鞍山市博物馆进行了一个月的试掘,确定是一处高句丽时期地下石构建筑,发掘出了大量的遗物。该遗址及周围环境保存较完整。是文化遗物分布较丰富的高句丽中晚期的山城。遗址周长2472米。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可分为2个层面,上层出土了大量的箭镞、铁刀、铁剑、铁矛、炮石,下层出土了唐开元通宝铜钱、石臼、红绳纹板瓦、方格瓦砖等建筑构件。遗址主要出土方格纹夹云母灰陶瓦片,宽9.5厘米、高7厘米、厚度0.6厘米。绳纹夹云母红陶片,宽10厘米、高7.5厘米、厚度0.5厘米。素纹夹…[详细]
石湖石柱
  这两根古石柱据考证为青铜时代遗物,堪称史前的华表,远古先民的图腾。青铜时代正是父系社会文明鼎盛时期,有考古资料表明,目前在岫岩地区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址已有二三十处之多。这足以表明,四五千年前,已有大量先民在此居住活动。穿越千古时空,我们可以确信,这里应当是远古先民群体联欢用来宗教祭祀的重要场所。还有很多人相信,这两根古老神秘的石柱和万古长流的瀑布,正是先民们祈求衣食丰足,生命繁衍,族群兴旺的神圣象征。保护范围:以东侧石柱子为基点,东、西、北各150米,南7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60米,南8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5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本溪市东郊,距市中心26公里。本溪水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于1983年对外开放;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2002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名胜风景区,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80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4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是以水洞为中心,包括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在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详细]
下古城子城址
  下古城子城址时代:汉至唐下古城子城址,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下古城子村,是汉代至唐代的古城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5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3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