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2处)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现予以公布。同时,撤销阳明山寺和八角楼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阳明山寺因拆毁而撤销,八角楼并入汝城祠堂群。
陈团寨门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陈团村寨门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通道侗族自治县文管所获悉,陈团寨门由寨门2座、鼓楼3座组成,并分别建于上、下陈团侗寨入寨处。寨门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乾隆五十九年),鼓楼建造稍晚数年。寨门为穿斗抬梁式木构架。上寨门系重耳厢楼式,双坡面单脊人字形,盖青瓦,挂白檐,悬空吊脚并置美人靠,架木板作凳,供人们聚集休闲,建九级石阶入鼓楼、进入村寨。下寨门系牌坊式,采用全斗如意斗拱出跳,呈骑头墙状,分明、次间作立面,明间洞开为进出入口,次间槛壁不承重仅为装饰,而自成风格,一破陈俗。为阻碍建筑内-空间,填补建筑实体质感,建鼓楼,巧设排水天沟。建筑外部敦实,内结构…[详细]
澧县多安桥
  多安桥位于澧县澧阳镇东侧。桥为石质连拱结构,建在澹水河上,始建于雍正年间。乾隆49年(1784年)绅士彭宗粮等倡议修石桥,因多次被洪水冲毁,桥未建成。后至嘉庆24年(1819年)州守道多赉、州牧安佩莲就其址建石拱桥,并于次年竣工。当时澧州人民为了纪念多赉和安佩莲两位大人,将此石拱桥命名为多安桥。多安桥全长198米(包括引桥),宽8.7米,共11孔。中间石拱跨径约15米,高约10米,其余两边孔跨直径与高度递减。拱桥石礅成舟形,并从下往上呈台阶内收,形成梯型尖状。原桥面两侧置有石检坪,中部建有亭阁,两端各有石牌房一座。1935年,贺龙率部攻打澧州城,为了堵绝敌军退路,将桥中炸毁一孔,1950年按原…[详细]
凤凰古城楼
  凤凰古城,早在元、明时期就建有土城,当时此地为五寨长官司司所在地,现在的北门城楼就始建于明朝。明嘉靖年间,设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永靖兵备道衙门都设在这里。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原来的土城改建为砖城。到清朝,古城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古城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固,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原来的砖城改建为石城,石城周长2公里有余,并开设四大门,各建造了巍峨的城楼,东门称“升恒门”,南门曰“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为“壁辉门”。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前临清澈的沱江,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遗憾的是在1940年,国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详细]
惠同廊桥
  惠同廊桥始建于1834年,是当时沟通宁乡与娄底、安化、涟源等的重要干道,也是方便行人旅客憩息的重要之地。惠同廊桥原名会龙桥,位于长沙市宁乡县革命圣地红色沙田,跨涓水河之上,是长沙地区留存下来唯一的古廊桥,目前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涓水河发源于沙田乡的马里山,绕党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途经沙田乡集镇流入沩江。惠同廊桥,是一座石木结构的建筑,由桥面、桥墩、栏杆、廊柱全为巨石砌成,廊房为木结构建筑,造型典雅,古香古色,保存完好。惠同廊桥大致呈东西走向,由两菱形石墩支撑桥体,桥墩迎水面为尖状,利于破水分流,桥墩上并刻有蜈蚣纹。蜈蚣纹是宁乡地区古桥梁建筑的一大特色,蜈蚣纹具有镇水避邪之寓意。桥…[详细]
攸县宝宁寺
  宝宁寺中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和“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千年古刹宝宁寺坐落在株洲攸县酒埠江风景区酒仙湖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黄丰桥镇乌井村。宝宁寺创建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详细]
岳阳凌云塔
  凌云塔又名中洲宝塔,位于湖南省岳阳县中洲乡宝塔村中洲湖畔。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塔身各屋短檐挑出,檐角上翘,翘首图案每层各异,塔身保存完整。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塔为中心四向各至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50米。…[详细]
陆家新屋
  陆家新屋是衡阳市区为数极少的古代湘南民居建筑之一,整个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木雕、彩绘、堆塑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是研究晚清民居建筑及见证1944年衡阳保卫战历史的罕见遗址。“陆家新屋”是由陆成祖(1838~1891)出资兴建,于1887年落成。,湖南省衡阳市人。生于清道光18年(1838年),4岁葬父,由其兄陆成珽抚养成人,后在湖北加入曾国藩湘军,屡立军功,被保举为记名提督,曾统带襄河水师正左营,襄河水师健捷营,襄河水师健捷左营,统领陆军成胜左、右两营,被授予振武将军衔。他清光绪17年(1891年)陆成祖去世,享年54岁。由于这座古建筑保存完好,现被辟为旅游点。值得一提的是:在1945年抗日衡阳保…[详细]
云溪培风塔
  培风塔,又名臣山塔,又名龟山塔,其建塔时的塔名叫“簪笔”。培风塔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后清道光戊戌年(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重修。塔为八方七层楼阁式石塔,高33米,空心。时(道光十八年)赐进士出生临湘知县阮文藻为振文风士气,主持重修,并命名“培风塔”。《培风塔记》:“于为政宜,于为学尤宜。夫士气风,自人振之,皆曰唯,而后乃今培风塔也。”培风塔第一层门为拱卷式,高2.2米,宽1.03米,门额上镌刻有“上达门”三个大字,内设佛龛,佛龛顶端雕有“二龙戏珠”图案,惟妙惟肖,雕工精美,两旁石柱上刻有“虽楚有材,当年曾韫璞中玉;惟善是宝,此后应多席上珍”楹联;第三层为“联升门”,西北面和…[详细]
岐山仁瑞寺
  仁瑞寺是湖南名刹之一。顺治年间,有僧释智,为避兵乱,与母亲同逃至岐山,兴建寺院。释智为仁瑞寺的开山祖师。清同治五年重修,后又建成三正、两横大殿,规模宏大。现寺院尚存,寺院旁参天古树仍在,建寺石碑还记述了高僧释智的事迹。仁瑞寺座落在岐山之腰,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9年)。该寺因受清代皇封“万寿仁瑞寺”而闻名暇尔,是湘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寺内至今还保存着光绪皇帝御赐的牌匾及佛经、千人锅等文物,同时寺内还有普同塔、汉白玉塔林等古迹。仁瑞寺地处明山秀水之间,得天独厚,再加上浓厚的佛教氛围,已经成为游览朝拜的胜地。…[详细]
久安背翰林祠
  久安背翰林祠该翰林祠位于宁远县湾井镇久安背村,始建于宋。该村村人李世南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乙卯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兼太常二十,宝元元年(1038)知大理寺丞正。该祠即当地人为纪念李世南而建,故命名为“翰林祠”。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占地面积185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宋代建下座三厅,明建祠前牌坊,清同治三年(1864)修葺,光绪乙酉得(1885)修上座二厅,始成一池、一门坊、一戏楼、五厅堂、五天井、两厢房的格局。祠前木枋为三门四柱三楼全木结构,檐下饰七层如意斗拱,戏为歇山顶八柱木结构建筑,前厅檐下饰五层龙首昂斗,木雕装饰。祠内现存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