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谷县旅游

甘谷县旅游必去景点

甘谷大象山
   甘谷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大象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的悬崖大象,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详细]
姜维文化园
   姜维文化园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距离甘谷县城10公里。主要文化遗存有姜维纪念馆(姜公祠)、姜维墓、姜维母子洞、将军岭、靴子坪等。姜维,字伯约,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距今1804年,凉州上士,蜀汉大将军,三国诸葛亮继承人。姜维纪念馆由原来姜公祠扩建而成,2000年秋季一期工程建成,背依朱山秦岭,面临渭-波,内塑蜀汉大将姜维像,像高2.7米,寓意姜维27岁时归附诸葛亮。纪念馆内有开国名将杨成武所题写“姜维故里”石碑一块。远处有山峰一座,恰似姜维仰卧于天地之间,似含伯约公魂归故里之情,故名将军岭。岭下为台阶性坡地,而山半坡却徒有一片平整开阔的土地,名为靴子坪。中间有一硕……[详细]
尖山寺森林公园
   尖山寺森林公园尖山寺,又称灵风山,位于甘谷西南25公里的尖山之上,最早古迹建于汉魏六朝时期,全山有森林5000多亩,其中有林地8727亩,森林覆盖度为39%,森林蓄积量11880立方米。海拔1800-2100米之间,相对度差3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属南部半湿润气候型区,年平均气温2.4-8.1,无霜期100天左右。境内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气候宜人,风光旖旎。保护完好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形成了园内别具一格的森林特点。主要森林植物有油松、落叶松、华山松、白桦、山杨、漆树、辽东栎、椴树、青肤杨、山杏、山李等。灌木层有榛子、山核桃、刺五加、枸子、珍珠梅、沙棘、山樱桃、野花椒、……[详细]
古坡草原
   古坡草原位于甘谷县南部藉河上游,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古坡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系秦岭山脉之余脉,最高海拔2716米,最低1760米,相对高差951米。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4℃,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600—1800小时,无霜期90—140天。风景区以草原风景为主,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4.2%,并有石鼓山、黑潭寺、石门峰、龙台峰、花园崖、老虚崖等几十处景点。其中,位于朱圉山主峰之上海拔2625米的石鼓山,因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有石鼓不击鸣,鸣则兵起”的记述,而备受史学家重视。建于元至正年间的黑潭寺,傍山取势、葱林环抱,寺潭相依,典雅之至。古坡景区内有14万亩的……[详细]
蔡家寺
   蔡家寺在甘肃甘谷县东北渭水峪火车站(陇海线)以西,渭河北面的二级台地上,寺、村同名,寺在村北一山丘上,依山而建,直达山顶。据清乾隆《伏羌县志》(甘谷旧名伏羌)记载,寺庙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至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光景。至于何时有村,县志语焉不详,实难详考;而何以村、寺同名,亦不得而知。最奇怪者,蔡家寺村,顾名思义,村人大率当为蔡姓,就像河对岸斜对的蒋家寺村,其村民多为蒋姓一样,然而,蔡家寺村从来不闻有过蔡姓之人。这一点,至迟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引起出身于该村的诗人李兆甲的注意。李兆甲(1767~1830),字逊乙,号椒园。笔者今尚存有其《椒园诗钞》誊稿一卷,其诗多经其师临洮吴……[详细]
黑潭寺森林景区
   黑潭寺位于甘谷县城南35公里的古坡乡石鼓山下,藉河上游。寺院隐于潺潺小溪之畔,葱葱林木之中,四周环山,曲径通幽。寺西有乌龙江曲回东流,并在此聚水成泉,叠为三潭,潭深莫测,泉虽清而底难见,称黑三潭,潭伴寺馨,寺依潭声,神奇无比。寺中有大雄宝殿,内塑三世佛和十八罗汉。殿前有两棵高达百米的苍松,其北侧有歇山顶建筑关帝庙。殿西北侧有一耸起的豹皮岩,形状如锥,名曰尖山,其上祥云缭绕,古柏参天,山腰间有太极宫,亭式建筑,玲珑剔透。亭北侧悬崖上有回心石、通天桥等数处刻石。山尖上原有一亭,为明代建筑,残垣尚存。黑潭寺傍山取势,望石鼓而显神奇,聚险绝而汇游人,揽其胜境,叹羡之声不绝于耳,堪为古冀佳景之一。邑人安……[详细]
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
   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谷县城东环路,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再现了红军长征在甘谷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陈展内容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五过甘谷等。 1935年8月,红25军从鄂豫陕根据地长征进入甘肃,9日晚,红25军到达天水,副军长徐海东亲率一营部队突击攻城。国民党守城部队因接防部队第51军114师未到,即报警告急。10日,驻守在甘谷、武山一线的国民党王均部第12师补充团闻讯后,沿天靖山一线回援天水,驻防在清水的国民党于学忠第51军114师也迅速向天水进发,增援围追。红25军面临两面夹击的形势,便放弃攻占天水的计划。11日,红25军主……[详细]
大像山永明寺
   大像山永明寺永明寺位于灵岩寺之南,师傅沟内台地上,1992年重建。设施布局以正规寺院而设置,由山门、天王殿、斋堂、客堂、钟鼓二楼、十三祖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总面积达4,224平房米。永时寺是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处,又是甘谷一带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游览胜地。永明寺座东南向西北,雄踞山间,全部建筑分布在阶梯式的台地上,寺院山门为并排连体拱形状牌楼顶。中门顶额内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永时寺”三个阳刻字,对联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扬法师敬书“风月无边一尘不到菩提地,山河环绕万善同归般若天”。两边门首摹配民国时当地名人何鸿吉题书的阴刻“无上法让、出尘入净”八个大字。走进山门,迎……[详细]
华盖寺石窟
   从甘谷县城沿316国道向西行,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10里,渭河南岸的二十铺村东头。因山顶绿草如茵,恰似一顶红教僧帽,戴在状如圆柱的红色悬崖之上,故当地人叫它-帽顶。又因山势奇特,一峰突起,似刀削斧劈,直入云端,如一把红缦绿顶的华盖依山亭立,山崖以上“之”字形排列的洞窟参差错落,状如蜂房故称华盖洞。山下原有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主殿屋面上有三行铁瓦,人称铁瓦寺。该寺于20世纪60年代开通定(西)天(水)公路(316国道)时被拆除,故而华盖洞又称为华盖寺。华盖寺,西接朱山,红断晚霞;北临渭水,绿波萦回;南依秦岭,空凌险绝。山下定天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自古及桑梓胜境,是为佛家习禅,道家演……[详细]
大像山双明洞
   大像山双明洞双明洞,俗称药王洞,在大像窟之西,孙膑洞之上。没阶而上有一洞,穿洞可达殿窟。洞长16袄,门首行书“此山中”,人至此,情景交融,诗意、哲理、书法交融,妙趣横生。书法系本县清代著名进土李则广手笔。窟朝向东北,原三壁置佛像。洞前夸砌堵墙,上有望窗两个,如两只眼睛,双明洞由此得名。窟由自然洞穴改建而成,高约8米,深9米,宽17米,总面积172平方米。清代巩建丰《伏羌县志》载:“双明洞,在大佛之西巅,有窃通明,最高险。乡人凿岩为龛,架木为阁,内则疏窗洞达。游人穿穴登眺,亦像山胜境也。”又据时叶应甲《优羌县志》载:“……左侧有双明洞,前后相通……”由此可见,早时通往大像山峰,是沿双明洞后阁道行……[详细]
甘谷大佛
   甘谷大佛甘谷大佛高达20余米,脚下供人瞻仰的地域原来只有一米余地,但站在脚下如何变换位置从不同角度观看,都到合乎比例,表情和蔼可亲。它奥妙莫测之处在那里呢?这就是古代的艺匠们很巧妙地解决了高大造像在有限位置观看的视觉差问题。在解决视觉差问题的同时,须解决搭架,造型小样和安全问题。这些都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完成。甘谷大佛,端座于悬崖之壁,开凿在相对地面高度200米之上,但无论从山下或窟内各个角度去观赏,都给人一种慈祥恬静的感觉,没有不合比例的地方。在千余年前是如何做到技巧与观感的完善统一呢?全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温庭宽先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奥妙。1983年,温庭宽先生和谭树桐先生专……[详细]
甘谷文庙
   文庙位于县城南街,始建于元代至元丁亥年,西域人鲁克得礼任县令,得议集资修建文庙,戊子年春动工,已丑年冬落成。明代弘治年间,知县周书又迁到城北,明嘉靖末年,县令王调元又迁到东街,万历辛卯,县令封嘉诰又迁到渭北山麓,天启丁卯年县令赵守成又迁到城外面还建有名官祠、乡贤祠、忠孝祠。此处有有戟门、泮池,棂星门、义路、礼门等附属建筑。戟门是指宫门,文庙又是学宫,泮池则是学宫前的水池,状为半朋形。所谓棂星(天田星)、宋代仁崇天圣六年,在效外筑台祭天,置灵星门,后来移用到孔庙,意思是似尊天之礼尊孔。义路、礼门、是棂。据《孟子•万》尖义、路也;礼、门也。维君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指正义之路,礼仪之门。……[详细]
大像山文昌阁
   大像山文昌阁县内文昌阁有多处,但大像山文昌阁规模最大。沿大像山寺小道拾级慢步而止,约三百余步,即为文昌阁。文昌阁建筑面积为182.9平方米,总面积为260.9平方米。阁门前有石阶二十四台,门首有砖雕阳刻篆字“孝友门”三字,两边“阁凌碧字迎朝爽,门对朱山映晚霞”砖刻隶书楹联,系清末民国初本县名士宋延桢手笔.门右侧立有虎皮照壁,南向,壁上嵌有今人魏学文(书名雨)隶书“落霞岩”三字,字体清秀柔和。文昌楼楼矗于院内,为重檐门柱六角亭式0,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上层檐下绘栋画壁,其图案富于写实。下层檐前回廊壁间有书画五幅。其中竹与兰草为天水名字何晓峰所画;别有本县书法家武克雄草书:“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详细]
大像山石窟
   在甘谷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处,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旧名文旗,现名大像山。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梁画栋绿树掩映。山中悬崖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大佛石窟开凿确切年代无从稽考。据有关资料和出土文物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甘肃省博物馆石窟艺术专家曾对大佛详细观测认定,系盛唐文物。由此可见,甘谷大像山石窟始凿于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规模完备,先后经历了三百多年。大佛身高23.3米,腰阔10.4米,和颜善目,仪容庄重,颐面丰满,双耳垂肩,螺发肉髻,体魄雄伟,斜披袈裟,唇旁短须呈蝌蚪状,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安详而宁静地迎接来往游客。大佛洞……[详细]
甘谷姜维墓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冀城(今甘谷县)人。是甘肃早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据《三国志•蜀书》、《剑阁县续志》等有关史料记载:维少孤,随母局,自幼博览群书,酷爱孙武之学,有胆义,才智超人,心存汉室,志图统一中原,原为魏中郎将,建兴七年(227年)冬,蜀相诸葛亮取天水关时,维归蜀,亮特器重之。建兴12年(234年),亮病故,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延熙19年春(256年)晋升汉大将军。维继亮志,竭忠尽力,欲恢复中原,再兴汉室。维乃挥师陇西沓中(今文县附近)屯田,次年魏伐蜀,汉中失守,姜维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剑门关),魏将钟会率十万精兵强攻剑门,趔趄难进,向维投书劝降,维坚守不答,……[详细]
全部甘谷县景点>>>